夜
小
中
大
汉代,水土流水还并不多。只不过水土流失这个玩意,对于植被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没有有意识的恢复植被,终究会光秃秃的什么都不剩下。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绿色,在人类的侵蚀之下,还能够保持多久?
斐潜站在下辩的这个修建在西汉水边的临时营地,望着在水边忙碌着的民夫和兵卒,他们正在将粮草装船。
汉中的粮草运到下辩,然后下辨的粮草顺着西汉水运往祁山,从祁山再往北一段路,便可以到达天水,再从天水城外转为水运,通过渭水,便可以直抵关中了。
因此整体来说,从下辨到关中的这一段路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走水路,只有从祁山到天水这一段路是陆运,再加上姜冏原本就是天水冀县人,完完全全的地头蛇,因此不管是运输的速度,还是运输的便捷,都还算是可以接受。
再怎么说,水路运输也比用人马走山路人扛马驼要好得多,斐潜是亲身走过傥骆道的,有时候整整走了一天,发现只是从这一座山头爬到了那一座山头而已,直线距离可能只是前进了几百米,然而人马就必须攀爬一整天……
斐潜看着一艘艘满载着粮草的平底小船从西汉水上划过,升起了风帆,驶向北方。
这些船都不大,但是不管是船体还是风帆,都秉承了汉代的特色,方方正正的。这些船的船型么,都是船头船尾略翘,船身弦板平直,斐潜甚至怀疑,若不是船头船尾这个部分要破开水流,说不准也会改成方的。这些都是纯粹的货运船只,至于作战的蒙冲和楼船什么的,在整个大西北,找不到几只。
之前长安和雒阳城外,都还留存了一两只楼船,后来长安和雒阳动乱,这些船只也就都付之一炬了,当下可以说,水军这一块的拼图,不管是斐潜还是杨彪,甚至袁绍和曹操,都是同一条起跑线上。
虽然斐潜眼前有这些船,但基本上来说,水面的战斗力都是接近于零,只能用于运输……
不过也就只能是这样了,总不能说就在现在搞出一个铁甲舰来吧?
而且想搞也搞不出来,毕竟蒸汽机还没有呢……
还有各种材料,车床,技工等等。
都缺。
科技就是这样,就算是缺少一块拼图,整个的画面就没有办法完整。
只不过对于煤炭的利用和开发,已经是黄氏工房的一项任务了,就连墨家的派遣来的几十个人,也有其中几个在专门研究煤炭,最主要的便是研究如何大规模的产出无烟煤,毕竟含硫含杂质的煤和纯净的无烟煤,对于冶炼钢铁来说,其中作用差别太大了。
“这是第三批了……”姜冏站在斐潜身侧,介绍道。
船队一共分成了三个批次,到达相应地点之后,便会在那个地方歇息一夜,顺便装一些回头货,便重新上船返航,如此往复。大量的粮草运往关中,然后从关中运些布匹、器皿来,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兵刃武器,这些东西都是陇右比较缺乏的。
基本上来说,但凡是有些头脑的人,都知道这一条路上油水有多么丰厚,所以姜冏在短时间内就能汇集了大量的运输船只,专门跑这一条线路,除了原本姜氏在天水冀县的影响力之外,参与其中的家族或是部落,都能在其中获取相当的利益,自然也是促成此事的一个相当强的凝聚力。
对于这个,斐潜也是心知肚明。总归是要分润一些利益出来,才有人愿意依附在自己身边,只不过……
“仲奕,”斐潜看着远去的船帆,淡淡的说道,“这一路船运,折损几何?”
姜冏飞快的看了斐潜一眼,然后说道:“……这个……约是四成……”
漂没。
“四成。呵呵……”斐潜笑笑,不置可否。汉代的时候虽然没有这个专业术语,但是一样的雁过拔毛。
也就是说,假设从下辩运出十石的粮草,到右扶风的时候只会剩下六石,另外的四石就是这条路线的运输报酬。
这个损失的量,或者说是运输费用,说高么,确实挺高的,但是对比陆路运输,又好上许多。当然,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损失的,有多少的落入了运输者的腰包,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入了关中,再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船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