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邱仁礼见时机全面成熟,大手一挥:“马上召开常委会!”
〖书〗记办公会只是定一个基调,没有决策权”大事必须上常委会表决。同时,也是表明,做出打黑除恶的决定,不是邱仁礼一人的决定,是整个齐省省委的决定,是省委班子的共同决议。
换言之,有功同赏,有黑锅同背。不出所料”常委上会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无人敢出反对的声音一怎么反对,现在大门还被人堵个严严实实,太嚣张,太狂妄了,连省委大门也敢堵,是不是再发展下去,就冲进省委杀人放火了?
常委会上,耶仁礼再次将事件定性,是一起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鼓动的围攻省委大院事件,然后拍案而起:“出动武警,全面镇压!”!~!
第1614章 第二记重拳
多年以后,史学家在研究夏想在齐省任上的光辉事迹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大肆宣扬邱仁礼当机立断的重拳出击,不但将邱仁礼的决定上升到了历史高度,盛赞此举一举奠定了今后齐省十几年的平稳发展,而且还为邱仁礼顺利进入政治局铺平了道路。
甚至也提到了周鸿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促进作用。
史学家在大书特书齐省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之时,却只字未提两个关键人物一一孙习民和夏想。不提孙习民还情有可原,因为孙习民在事件之中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不提夏想就很难让人理解了,因为史学家们研究的是夏想的历史,不提正主,是何用意?
其实在妙笔生huā的史学家的记述之中,虽然未直接提到夏想的名字,其中暗含的深层用意就是,整个事件的支点人物,其实就是夏想。如果没有夏想及时出手拯救衙内于水火之中,邱仁礼也不会得其便利。而万一衙内不幸死在鲁市,将是国内几十年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虽然事件未必会见诸于报端,但就深层的政治影响而说,绝对意义深远。
后世的史学家比现在的史学家含蓄并且文雅多了,可不象现在的史学家,要么写得直接黑人没商量,水平极低,要么写得马屁露骨到了下作的地步,总之,他们笔下的历史不是真垩实的历史,而是领袖眼中的历史。
也必须承认,后世的史学家水平确实高,不是一般的高,在描述齐省最为撼人心魄的一段历史之时,不着一字通篇在写别人,却通篇在暗指夏想,如此高明的手,当让现今无数自认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伪史学家们汗颜,并且无地自容。
实际上,就和史学家们描述一样,在整个事件之中夏想始终躲在幕后,并未露面,但事实情况却是,夏想在整个事件的进展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邱仁礼面对所有常委,发出出动**平息围堵事件的声音之后,常委会上一片沉默因为都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意味今后不管齐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省委班子都要负有全面的决策责任。
有些人并不知道整个事件的背后,是何江海的一次失误造就了衙内的重伤,许多人只是知道,何江海在儿子死掉之后,还要被彻底清算,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当然如果让上述人知道衙内的重伤和何江海有推脱不了的干系,恐怕就没有几人同情何江海了。不但不会同情,而且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但要实话实说的话,到此时为止,因为何江海昏迷,外面闹事的人元凶尚未抓获整个事件到底是何江海一手策划,还是中间出了偏差导致了阴错阳差,都还并不清楚。
甚至可以说,除了一人之外其余人等都一心认定就是何江海丧心病狂策划了此次事件,孙习民觉得何江海虽然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周鸿基更认为何江海除了死路一条,已经无路可走了,因为他己经疯掉了。
只有夏想在冷静地分析了全部事件之后得出了一个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但不会说出的结论——整个事件,恐怕在尘土飞扬之中另有瞎打误撞的地方,也就是说,从机场车祸开始,到衙内市区再遇车祸身受重任,再到省委大门被人围堵事件,以及亡命之徒在医院仍要取衙内性命的疯狂举动,一系列的事件全是失控事态,完全脱离了何江海的控制。
何江海昏迷了倒是好事,否则他能挺到现在,还得再昏迷过去。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事态会急转直下,发展到现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