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李易刚想到的,之前从未琢磨过。
采药人采药不容易,面对野兽和其他的危险。
大唐在大量种植、养殖药材,需要一个时间。
一些药材不是种籼稻,一年收好几次。
蒲公英的根,一年采一次行。
换成黄芩,一年一采,不够药效。
人参更不用说,养殖需要养上最少五年才可,有的甚至养三十年。
养殖的来不及,只能继续从野外找。
猎人懂一些药材,不够专业,教他们,他们会了之后上山顺便采了。
大唐始终缺少药材,别看地方上的药铺中那么多的药材放着,那时百姓吃不起药。
头疼脑热的百姓挺着,受伤还是挺着。
实在病重了,才会找郎中、医者到家中看,花很多钱,没救回来。
若之前刚生病,立即请人看,花一些钱,病就好了。
京兆府的百姓生病死的人比大量出医书时少很多很多,太医署的太医免费给人看病,药不一定免费。
其他医馆、药铺的人,只要学医书,就得按照规定在几年内不准收诊费,或者延长年限得情况下少收诊费。
他们属于交学费,当徒弟的时候只有师父给的月例,没有工钱。
京兆府百姓一难受立即找人给看,反正不花钱。
有的病看了,说应该买药,花上五六钱,很快会好。
百姓一听就这点钱啊?买,买药吃,回家熬。
检查免费,药能不能吃得起是另一回事儿。
不会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症,重症变成唢呐声。
“诸位进山一次,带猎物出来,不会立即再进山,趁着休息的时间学习。
掌握一门手艺并不吃亏,别等到需要时才后悔当初有机会没好好学。
比如我,我就是啊,有过许多好的学本事的机会,不懂得珍惜。
到现在,猛然醒悟,可惜再难回到从前了,否则我怎么会这么弱小?”
李易语重心长地跟猎户们说,拿自己举例子。
猎户和工匠:“……”
东主你确定你不是在打击我们?你小偶们倒是知道,你弱偶们咋就没看出来?
你都能在天上飞了,你告诉偶们你学艺不精?
东主啊,给人留条活路吧!憋嗦啦!
“易弟,说正事儿,百姓不容易,你何必呢!”一个声音响起。
众人纷纷点头,看向声源所在。
“三哥你护卫呢?”李易双手快速插兜,拿出来时一手一把小手枪。
“周遭皆为大唐百姓,还能伤了朕不曾?”李隆基微微摇头。
“见过陛下。”李家庄子的人不鞠躬,眼睛看向其他非李家庄子的人问候。
“见过陛下!”其他人鞠躬,同时把手放到最显眼的位置上,两手手心向上平端。
李易再仔细一看,卧槽,你们开始玩化装了?郭子仪脸上抹的啥呀?蜡黄蜡黄的,防冷涂的蜡?
猎户们激动,看到大唐皇帝了。
顺便他们瞅李易手上的小手枪,知道这是武器,有多厉害不清楚,估计非同寻常。
李易把枪收起来,站到李隆基身边:“三哥不去休息,回来的一路劳累。”
“坐车一个时辰还没有,找不到你,问小机器人,才来瞧瞧。”
李隆基摆手,他年轻,体力和精力充沛。
“说正事儿。”李易回应。
“正事儿便是培养更多的采药人,京兆府、河南府,学医的学徒最适合。
他们跟随猎户进山,听猎户的话,不可自作主张。
生存安全为主,采药为辅,不准喧宾夺主,更不准本末倒置。
如悬崖边上的药,猎户说不能采,采药人则不可去。”
李易想到联合,采药人野外生存能力强,针对野兽的本事比不得猎人。
双方合作,猎户学习草药知识,采药人熟悉狩猎本领。
不存在行业冲击问题,行业冲击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时候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