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户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体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括户

    要开发就得有人,宁夏三路最缺的就是人。

    好在这个问题可以用机械来弥补。

    宁夏三路的能源,堪称如今大宋一绝。

    除了水力、风力、还有用不完的煤,用不完的大牲畜。

    还没有全取西夏的时候,苏油都没有忘记修建韦州到灵州的道路,为此还架设了黄河大浮桥。

    兴庆府还没有拿下,苏油就已经开始行文山南诸路,组织大量的机械、种子,源源不断运往灵州。

    北边的气候比南边凉,九原地区和兴庆平原地区,正是种麦的好时节。

    大片的土地被四通集中应用,对大型机械投入是非常有利的。

    如今放眼整个大宋,除了渭州的少数地区如龙首村,只有相州才有这么多开阔的土地可以运用如此大型的机械。

    耧车,大耧车。

    现在的耧车已经是第三代,可以用四头牛或者马拉动,耧车前后加装了压土的滚轮,滚轮中间是十二排犁头,犁头上部后方,是十二个种子料斗。

    耕种的方法也有了改进,料斗里的种子,现在混杂了细干粪、油粕、蚕沙、泥土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播种的时候顺便达到施肥的目的。

    这个机械能够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一次完成,功效已经从第二代的一日五顷,提升到了西北大地上的一日十顷。

    当然中间得换牲畜,不过这在西夏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麦种用的莱山一号,这可是能够将亩产提高三分之一的优良麦种。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空地种植油菜。

    在戈壁与绿洲中,苏油还安排种植了几种经济作物——地丁胶草,苜蓿,葡萄,鸡息草,甜象草。

    万幸自己手中有个沈括,有个石勇,有个李庸。


    沈括负责农业区规划和水利规划,修整干渠;李庸干起了祖上的老本行——打井,安装风力提灌设备。

    而石勇,被苏油抓着去建工厂和桥梁。

    在这次西征大业中,苏油还有了一些发现,那就是大水系对政权统治的巨大影响。

    纵观历史,国家对疆域的控制,与水系以及沟通水系之间的运河息息相关。

    有了沟通长江、钱塘江、珠江水系的运河体系,华夏一族才渐渐繁衍到了两浙、福建、广东。

    有了航海术的长足发展,如今更是控制了南海。

    而向北方,有了沟通淮河、海河、黄河的大运河,让大宋对河北的控制力度大大加强。

    但是这样有个问题,就是这些运河大多只能开设在冲击平原上,对于大西北不适用。

    在河套以上,黄河,就成为了分割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天然鸿沟。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绕路,要不从黄河发源地青唐一带向北推,要不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向西推。

    苏油等不及,所以就只能通过一种交通设施来打破这种局面,那就是——能够跨越黄河的桥梁。

    苏油重生前看过很多历史,很多作者最喜欢做的,就是盲目发展铁路。

    其实如今的水运,已经可以满足大宋现有疆域调配物资的需要,真正需要的铁路,苏油心目中只有一条。

    那就是从河北到兴庆府,这样一条铁路,才能够改变大宋国家格局。

    但是这条铁路,不可避免要跨过辽国统治地区。

    至于在其他地方修建,就跟出蜀的那条简易铁路一样,那最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铁路更大的难题,不是铺路,而是造桥。

    一八八六年,清政府开平矿务局为解决冬季河流封冻影响,阻碍煤矿运输发展的问题,修造了中国第一座铁路桥,用来跨越滦河,花费了二十五万两白银。

    而中国最早跨越黄河的桥梁,是一九零六年修建于兰州的钟山铁桥,不能通火车,长度二百三十四米,宽七点五米,六墩五孔,桥上飞架五座弧形钢架拱梁,耗银三十万两。

    换到大宋,这就是三百万贯,再考虑到如今的钢材和一千年后钢材的成本差异,最少都在五倍以上。

    因此光一座跨越黄河的铁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相关:  叶轻眉的故事极夜黎明  重生之乘风而起  回到山沟去种田  末世:黎明效应  黎明效应    魔本为尊  御天武帝  重生都市仙帝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球崩坏  
同类最热
搜"苏厨"
360搜"苏厨"
语言选择